|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頁->道德模范 |
來源:昌吉市文明網 發布于:2016-10-20 |
張國華同志生在二六工,長在二六工,在二六工鎮工作已31年,照顧年老的公婆26年。在這二十多年平凡的生活中,一幕幕心酸與苦澀都化為感人的事跡。1989年她與丈夫結婚,她丈夫是姊妹九個中的老小,她自然和公婆還有丈夫的二哥失去了妻子帶著兩個不滿十歲的兒子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在這些平凡的日子里,她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年邁的老人和兩個上小學的侄兒,生活的重擔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就這樣持續了十多年,二哥重新娶妻另立家世,兩位老人由她們照顧至今。公公98歲、婆婆94歲于2013年10月去世。丈夫在硫磺溝工作8年,一周回來一次,她每天早早起床給女兒做好早飯和午飯趕著去上班,中午又要忙著照顧老人。每到入冬時節,二老總是感冒伴著哮喘,嚴重時自己連藥都喝不上,細心的她就一包一包的把藥包好放到床頭,等到下班后忙著做飯、幫老人洗腳擦背、端屎端尿。老人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都由她來打理,特別是近幾年,老人大小便尿失禁,等她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換洗尿濕、拉臟的褲子。不知不覺20多年過去了,公婆被她的行動感動了。現在女兒已大學畢業,老人生活已不能自理。在平時的生活中侍候一個人幾天并不難,難得是20多年如一日伺候著公婆。她始終有一個信念:百善孝為先,她做為一名共產黨員,宣傳工作者,教育別人尊老愛幼、文明誠信自己做不到怎么能行!她是一個農民的女兒,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 ,熱愛集體、團結他人,凡是要求別人做的事,首先自己做到;在利益抉擇中,始終堅持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維護民族團結,無論什么事情都要給其他干部做出榜樣,實實在在為農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在日常生活中,她還是個樂于助人的人,她以老大姐的身份團結每一位同事,同事不管誰遇到了困難,只要給她我說一聲,她總能滿口答應,熱心幫助,自己的事情總是放在最后,在單位跟同事和睦相處,在村上與村干部群眾和諧共處,群眾前來辦事,她總是幫著跑前跑后,讓群眾滿意而歸。有一次,一位回族村民領著拾到的一名3-4歲的維吾爾族小男孩到派出所,派出所通知她在廣播上播尋人啟示,派出所都是男的,孩子嚇得直哭,她一會兒在隔壁辦公室哄孩子,一會兒到播音室播尋人啟示。一遍又一遍直到晚上兩點才找到孩子的父母。派出所民警說要不是小張,他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孩子的母親拉著她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還有一次,正是春節期間,天氣特別寒冷,一名哈薩克族青年喝醉了酒,醉得不醒人事,倒在廣播站門口。她找人幫忙把醉漢拖到辦公室,架旺爐子讓他取暖,叫來丈夫照顧醉漢,自己到派出所報案,和派出所一起尋找他的家人。直到凌晨一點多,醉漢才醒過來,原來他是阿什里鄉的牧民,他說:“因喝酒誤了班車步行走到二六工鎮,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幸虧遇上了好心人,不然我就被凍死了”。 她扎實勇于奉獻的工作作風,為人正派、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同時受到鎮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也得到了全鎮各族群眾的稱贊。 張國華照顧年邁公婆20余年,她把所以的愛與執著都傾注給了老人與工作,唯獨沒有自己,她是遠近聞名孝老愛親的好媳婦和典范! |
責任編輯:孫 甜 |
昌吉市宣傳部主辦 昌吉市文明辦主管 聯系電話:0994-2596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