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空巢老人送去閨女般的關懷;她,為留守兒童帶來母親般的關愛;她身體力行宣傳婦女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就是巾幗志愿者——蘇玉琴,我們都親切地稱她為蘇大姐。
蘇大姐是一名回族同志,原昌吉州糧油機械廠工委老齡干事,32年前在一場工作事故中蘇大姐不幸患上了罕見的血小板無力癥。她痛苦過,消沉過,怨恨過,但她沒有倒下,樂觀地面對病魔。
2001年蘇大姐的病情開始惡化,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她萌發出了一個想法,要積極地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去,于是2003年她自愿報名成為一名社區志愿者。雖病魔纏身,蘇大姐卻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著一切,把志愿者事業做的有聲有色。自2005年至今蘇大姐先后兩次被評為昌吉市社區優秀志愿者;連續四年被評為昌吉市優秀志愿者及昌吉市文明家庭;并榮獲全國紅十字總會志愿者之星胸章及自治區五一二抗震救災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蘇大姐在她的人生道路上邁著堅實的步履,她戰勝病魔、服務群眾和奉獻社會的事跡,在昌吉大地廣為傳頌。多年來,蘇大姐一直心系病友,在得知很多病友經濟困難、就醫困難的情況后,她主動與相關單位協調,并在各方的關懷下,連續幫扶特困病友496人次,協調經費18.7萬元,協調藥品折合人民幣5648元,免義診費17400元。為了減輕病友的醫療開支和往返費用,使癌癥患者們了解更多的康復知識,蘇大姐又多方奔走聯系、咨詢,整整九個月,她幾乎每周都往返于自治區中醫院與昌吉州中醫院,終于,蘇大姐希望給腫瘤患者帶來福音的愿望深深地打動了自治區中醫院腫瘤專家陸教授,并最終得到了自治區中醫醫院的大力支持,于2011年元月15日在昌吉州中醫院建立了一個中西醫結合的康復基地,邀請北京、福建、自治區中醫院腫瘤專家講課義診,并于同年7月,在昌吉州人民醫院成立了第二個腫瘤康復基地,僅下掛號費就為病友們省下7000多元。
2003年,在蘇大姐的倡議下,農科社區的居民組織成立了“激情廣場合唱團”,合唱團以唱革命歌曲為主,還用舞蹈、小品等其他形式的文藝節目來宣傳婦女法律法規。幾年來,共演出127場次,觀眾達4萬余人。蘇大姐提倡的“大家唱”這種形式不僅豐富了社區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還使老年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同時也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盡了一份力量。
為了幫助病友樹立信心、戰勝病魔,2006年,蘇大姐又積極倡導成立了“農科社區抗癌樂園”,樂園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現在的138人,在“樂園”里她總是把快樂帶給大家,把痛苦埋在心里。她經常帶病工作,悉心為大家解決困難,解開心結,鼓勵大家科學治療,笑對人生。在蘇大姐及大家共同努力下,這個由漢、回、滿、錫伯、四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大家庭產生抗癌明星13人,抗癌勇士19人。蘇大姐經常組織大家唱歌、跳舞,做康復健身等活動,為回報社會,藝術團先后深入到部隊、機關、企業、醫院、學校、社區、農村、敬老院、老年公寓、監獄、戒毒所進行慰問幫教宣傳等活動,共義演137場次,觀眾達8萬余人次。蘇大姐用她的堅強、樂觀提醒著我們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蘇大姐不僅熱心社會的公益事業,為病友服務,還時刻關心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她積極主動地為他人排憂解難。大家有什么難處也都愿意和蘇大姐說,在幫扶過程中,她從不計較得失。
危重癌癥病人柯雨辛是一名漢族姑娘,因常年患病無勞動能力,靠其父母微薄的工資維持治療及生活。蘇大姐對這位漢族姑娘十分關注,多次與有關單位協調為柯雨辛解決住院治療費7300多元??掠晷猎跒跏凶≡浩陂g,蘇大姐還經常將自己親手準備的可口飯菜送往醫院,并從自己微薄的收入里拿出慰問金幫助她。蘇大姐經常說,不管是什么民族,我們都是生活在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我都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
雖患有癌癥,蘇大姐從來沒有離開過社會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更沒有離開過她畢生做出貢獻的民族團結事業。正所謂“巾幗不讓須眉”。她憑著“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的人生信仰,始終不忘黨的培養,勤奮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振興民族團結事業,為需要社會幫助的癌癥患者貧困人員奉獻了寶貴青春和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無私奉獻的頌歌。
30年斗轉星移,30年經沐風雨。一個人30年如一日掙扎在生命的關口,在與病魔頑強抗掙的同時,為社會公益事業和民族團結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一切,是何等的不易。
“志愿者事業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巾幗志愿者們,無論春夏秋冬,都堅守平凡,在默默奉獻中綻放風采;在服務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婦女權益保護中彰顯出婦聯組織的作為和巾幗志愿服務的獨特魅力。